首页 > 行业资讯
动态资讯
行业资讯

老板HR必学100个用工风险宝典丨第03期:一套价值百万的用工风控体系:入职、在职、离职的“防火墙”这样搭!

2025-11-03

“员工离职一年后,回来索要巨额年终奖,仲裁居然支持了!”

“Offer发得太随意,一句‘岗位取消’,公司反要赔上几个月工资!”
当用工风险在“入职、在职、离职”的全流程中无处不在时,企业该如何布防?

风险防控绝非亡羊补牢,而应是一个贯穿员工生命周期、前置布局的完整体系。

 今天,我们就来拆解这套体系的三大核心环节

640 (1).jpg


01入职环节——在“蜜月期”锁定胜局

把入职第一天比作“蜜月期”,是风险控制的最佳时机。此时双方信任度最高,管理成本最低。

1. Offer发放:顺序决定主动权

  • 常见陷阱:先发Offer后体检。一旦体检出问题(如乙肝、心脏病等),除非属法律规定的特殊行业,否则企业很难据此取消Offer,否则将面临 “缔约过失责任”赔偿

  • 合规做法:学习公务员招录流程——先体检,后发Offer。确保人员在完全符合要求后,再发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录用通知。

2. 合同签署:时间就是风险

  • 法律要求:一个月内签劳动合同。但实践中,员工上岗后拖延、反悔或HR找不到人签合同的情况比比皆是,导致企业面临支付双倍工资的巨大风险。


  • 终极解决方案“不签合同,不上岗”。将签署劳动合同作为员工正式履职的前置条件,从根本上杜绝风险。


3. “入职资料包”:用一份文件解决80%的风险

请在“蜜月期”让员工签署这套核心文件,它们将是你未来管理的“护身符”:

  • 劳动合同(及其所有附件)

  • 保密与竞业限制协议(离职时再签,难度极大)

  • 制度签收单(一劳永逸解决所有规章制度的公示告知难题)

  • 试用期录用条件告知书(为未来可能发生的试用期解除奠定合法基础)

  • 入职声明与承诺(要求员工对提交资料的真实性负责,如简历、离职证明等)

  • 核心思维:利用入职高意愿期,完成全部关键法律文件的签署,为后续管理铺平道路。

图片

0在职环节——动态管理的艺术

在职管理千头万绪,核心是 “动态留痕”

  • 岗位变动:务必签署《劳动合同变更书》或《岗位调动确认单》。

  • 加班与休假:明确审批流程,保留记录。

  • 绩效沟通:一切考核应有员工确认的书面轨迹。

切记:在职期间任何不经员工确认的单方面决定,在仲裁时都可能被视为无效。

640.jpg


0离职环节——“好聚好散”的最后防线

这是风险控制的最后机会,处理不当,前功尽弃。

1. 核心动作:签署《离职协议》与《解除声明》

  • 黄金条款:无论员工因何离职,都应尽力引导其签署包含 “兜底性再无争议条款” 的文件。即员工确认:“双方所有薪酬、福利、加班费、奖金等均已结清,再无任何争议。”

  • 重要原则“能用协议,不用通知”。协商签署协议的法律风险远低于单方面发出《解除通知书》。

【典型案例: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】

  • 第一次合同到期:单位可终止,支付经济补偿金(N)。

  • 第二次合同到期(北京等大部分地区):单位已丧失单方终止权!若员工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,单位拒绝并强行终止,将构成违法解除,面临2N赔偿

  • 解决方案:此时必须通过协商解决问题,并签署协议,避免使用单方《终止通知》。

2. 离职证明:规范是底线

  • 可以写:劳动合同期限、离职日期、工作岗位。

  • 绝不能写:离职原因、对员工不利的性能表现评价。

法律依据: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》明确规定,离职证明不能包含离职原因。

3. 竞业限制:有始有终
如果员工入职时签了竞业协议,离职时必须明确告知其是否启动。“不启动也不告知”,员工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反过来向你索要竞业补偿金。




用工风险防控,是一个从员工敲门到离开的全流程、体系化工程。在“蜜月期”布好局,在“离婚时”好聚好散,用协议与文本筑牢防线,才能真正实现劳资和谐、降本增效


关注共能人力将带你:

  • 逐层拆解复杂劳动法律体系;

  • 亲手搭建招聘、入职、在职到离职的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;

  • 掌握制度设计的核心法则与生效要件,确保你的制度“法院都认”;

  • 解析大量真实败诉案例,让你一眼看透风险本质。

别再让无效的制度,成为你公司最大的用工风险!


© 2025 广州市共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  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43566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