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行业资讯
动态资讯
行业资讯

老板HR必学100个用工风险宝典丨第01期:你的公司制度可能无效!90%的用工风险都源于这一步

2025-10-16

员工旷工3天,我能直接辞退吗?”
“员工不服从工作安排,算严重违纪吗?”
当你翻遍《劳动合同法》却找不到答案时,你是否意识到——
公司的风险,恰恰源于你以为的“常识”?

“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,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。

”对于企业而言,国家的法律是“国法”,而企业内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,就是至关重要的“家规”。


微信图片_2025-10-16_111807_283.jpg

01用工合规,远不止一部《劳动合同法》

许多老板认为:“劳动用工,不就是一部《劳动合同法》的事吗?”
谁告诉你的?

我们的劳动法律体系极其复杂,是一个庞大的“法律金字塔”:

  • 根本大法:《劳动法》(1995年)

  • 核心法律:《劳动合同法》(2008年)

  • 配套法规: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》、《民法典》 相关章节

  • 司法解释:最高法院整合的劳动争议司法解释(一)

  • 部门规章:原劳动部的各种规定、说明

  • 地方法规:各地的工资支付条例劳动合同规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...

举个例子:员工婚假、产假到底休多少天?
这个问题,全国各地答案完全不同。比如,西藏的产假奖励假长达一年,这与北京、上海能一样吗?

规则是什么? 根据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》:当单位注册地与员工劳动合同履行地不一致时,涉及劳动保障标准(如最低工资、社平工资、婚产假天数等),原则上以劳动合同履行地(员工上班地)为准

这意味着,如果你的公司在多地有员工,你就必须熟知各地的具体规定。这还涉及各地高院、仲裁委的“会议纪要”。法律渊源的细碎复杂,正是劳动法领域最让管理者头疼的地方。

但,这只是第一道防线——法律的“底线”。



0企业的“主动权”,藏在你的规章制度里

现在,回到开头的问题:员工旷工多少天可以辞退?

你会发现,翻遍上述所有法律法规,都找不到一个明确的“3天”或“5天”的答案

那么,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?
答案就在你公司自己制定的《奖惩制度》或《员工手册》里!

法律将许多具体的管理权限交给了企业。企业必须在自己的规章制度中明确:

  • 什么是“红线”行为?

  • 哪些行为属于“严重违纪”?

  • 触碰红线会有什么后果?

因此,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,应包括但不限于:

  • 招聘录用制度

  •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

  • 考勤管理制度

  • 加班与休假制度

  • 奖惩制度

  • 绩效考核制度

  • 离职管理制度

  • 员工手册、职业道德准则...


0一套有效的制度,是企业怎样的“防火墙”?

1. 规范行为,提升效率: 

让员工和管理者都清楚“什么可为,什么不可为”。入职培训、违规处理,一切有章可循,避免“拍脑袋”管理,解决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的管理大忌。

2. 降低成本,控制风险:

 以“加班费”为例。对于每周工作6天的公司,聪明的做法是在薪酬结构设计中,将加班费核算充足并明确在工资结构中。这既是合法合规,也是控制未来巨额索赔风险的有效手段。甚至,在某些情况下,通过合法调整加班安排,还能实现用工成本的优化。

3. 发生争议时,让你“站得住脚”: 

很多公司在劳动仲裁中败诉,核心原因就是拿出的制度被法院认定为无效!一份具备法律效力(内容合法、程序民主、已向员工公示)的规章制度,是企业在劳动争议中占据主动地位的最强保障






结语


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,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只会越来越强。指望法律“对企业更友好”是不现实的。真正的出路在于企业自身——通过“制度先行”,构建属于你自己的、合规高效的用工管理体系。

关注共能人力将带你:

  • 逐层拆解复杂劳动法律体系;

  • 亲手搭建招聘、入职、在职到离职的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;

  • 掌握制度设计的核心法则与生效要件,确保你的制度“法院都认”;

  • 解析大量真实败诉案例,让你一眼看透风险本质。

别再让无效的制度,成为你公司最大的用工风险!


© 2025 广州市共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  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4356669号-1